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开幕
为期三天的“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5月29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纵思(上海)汽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清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年会将通过技术大会、高层互动论坛、专题会议、大型技术展览、智能网联汽车试乘体验等形式,为行业呈现缤纷的技术嘉年华活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展、加强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有着很多独特优势,如国家相关部门会通过发布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以及道路测试示范以及标准体系等各方面措施,来推动产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以及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创新中心也将牵头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制定面向2020~2035年三个阶段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的技术路径,这对于后15年的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经济开发区的管委会副主任陈小男表示,本届大会选址北京亦庄,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密不可分。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着眼国际化,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大力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成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示范区。截至2018年底,开发区共拥有自动驾驶车辆开放测试道路24条,里程达74.4公里,北京市超过50%的自动驾驶车辆开放测试道路和里程都在开发区,同时,开发区将于近日开放约40平方公里、322公里自动驾驶开放道路,进一步满足企业研发需求。此外,开发区正在打造全国领先的LTE-V2X车联网开放测试示范区。在5G车联网方面,开发区已联合千方科技、中国移动等加快推进亦庄核心区全域5G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建设,计划在核心区内计划完成60个LTE-V2X点位建设。未来,亦庄将打造国际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开发区。
前来出席年会的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FISITA)首席执行官
Chris Mason表示,已经是第六年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起合作举办这样的活动了,他希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能在FISITA鼎力支持下,能够将汽车工程的技术在国际视野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希望通过举办在全球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讨论来推动汽车的系统和汽车工程的发展。他还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授牌予以支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授、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各国正在加速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已经制定出相关的技术路线图和指南。第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处于快速的迭代发展阶段,L1-L2初级的自动驾驶已经大规模在量产,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在特殊场景和区域里也在快速发展。第三,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和科技公司之间形成了新型的供应体系。第四,新型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包括出行配送服务、港口物流等。
李克强也总结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首先,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加强,公路法、保险法、网络安全、测绘法等方面都有不适用于自动驾驶的地方。其次,智能网联技术亟待突破,一方面,我国自动驾驶相关的产业链还不太完善,一些核心技术还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自动驾驶系统集成能力也需要加强。此外,还有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和自动驾驶安全等问题。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演讲中说,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咨询机构提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刚刚进入长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到2035年,路上将会有超过85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对于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形势,徐和谊则认为,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孕育和立体演进——国家政策规划的相继出台、地方测试示范的密集加码、产业投资规模的持续攀升,尤其是5G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日渐成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和能力,正在经历从“产业孕育期”到“产业发展期”的关键过渡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客观看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距离真正的普及化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主题为“自动驾驶在中国的产业化路径”高层互动论坛现场
随后,大众集团研究所自动驾驶负责人Helge
Neuner,丰田汽车领域长、丰田研究所先进技术开发公司CTO鯉渕健,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前局长Jean Shiomoto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按照全球各大整车企业的时间表,2020
年预计将实现一定规模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目前,多家主流整车企业和自动驾驶公司面向高速公路驾驶场景的
L2 级自动驾驶已实现量产,纷纷加快开发测试 L3/L4 级自动驾驶。在中国,自动驾驶仍面临技术不成熟、道路测试规程不完备、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种种问题,企业在探索自动驾驶的产业化路径该如何继续?在主题为“自动驾驶在中国的产业化路径”高层互动论坛环节上,清华大学教授、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教授,大众集团研究所自动驾驶负责人Helge
Neuner,丰田汽车领域长、丰田研究所先进技术开发公司CTO鯉渕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院长周剑光,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前局长Jean Shiomoto,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副总裁蒋京芳,华为无线标准部部长、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负责人万蕾,腾讯车联副总裁钟学丹等嘉宾各抒己见,发表了相关观点及建议。最后,由李克强教授做了互动论坛归纳小结:智能网联汽车是一定要产业化的,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项目,在产业化的过程当中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自动驾驶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首先还是要场景驱动、需求驱动,从自动驾驶的级别,不同的场景迈向产业化落地。另外安全保障也尤为重要,我们既要不断的进行智能网联的相关测试,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自动驾驶能够快速的、合理的产业化发展。
今年CICV技术展览现场云集了60余位来自国内外智能网联技术领域领先的企业,如东风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博世集团、美国国家仪器、科大讯飞、腾讯自动驾驶、Mathworks、行易道、dspace、大唐高鸿、万集科技、CIDI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南京芯弛科技、Momenta、ANSYS等均悉数到场,展示的产品主要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智能驾驶座舱,自动驾驶系统、电子芯片,雷达、通信模组、测试仿真技术等,受到观众的青睐。
本届年会围绕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的挑战,以及实践路线和跨产业融合,深度讨论环境感知与信息融合,智能决策与协调控制,开发与测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高精地图、车载高速网络、车联网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等等话题,有超过16场的专题讨论,100多场的研究报告,4场技术发布,同时还有近万平米的技术展示和试乘试驾体验等相关的活动。(中国工业报记者
邹洁)
【关闭窗口】